投射类灯具用于强调被照体,从用光角度看,IV类、V类、VI类配光都是常用的。具体的区别、优缺点,请接着往下看。
首先,我们简单看下这几类配光的出光方式:
IV类配光:前后(R0- R180)强不对称,左右(R90- R270)对称。
V类配光:光型呈圆形,灯笼状,光束角可窄可宽。
VI类配光:宽光束角,偏方形,和V类有点相似,左右对称,前后不对称,光向四面展开。
重点照明之投光灯
小型投光灯大都用于重点照明,市面上V类配光居多。尽管窄V类本身“防眩光”,还是要注意灯具结构上的截光或遮光设计。
重点照明之射灯
射灯作为最常见的重点照明灯具,大部分采用V类窄光束配光,其出光效果类似于“手电筒”。
但是,我们要说但是了,用得最广泛的,就代表是最好的吗?
问 题 1
V类极窄配光用透镜中央有盲区,而反射杯外形过大影响外观。如果想要柔和的出光效果,利用磨砂遮光罩则会牺牲一定的光强。
▲如图所示,通常大功率射灯都要使用多颗光源,如果用的是左边和中间两种配光(V类),注意红框内截图,光线重合度低,结果就是在被照物上容易出现重影。而最右边的IV类配光重合度高,聚焦段长,则不容易出现前面提到的问题。
问 题 2
如果对被照体的塑形不确定,IV类配光可能比V类更好。
如图,这是一幅艺术作品,通常对于艺术的解读会有多种多样,上图的打光方式则把重点放在人体的后背,但作者原本要表达的重点是怎样呢?很多时候我们无从得知。
对于艺术作品的打光,我们强调尽量不要破坏本身的意图。
此时,使用V类配光对被照体的塑形考虑不周,过于强调某个部分而丢失掉整幅画的意境,使用聚焦段长的IV类配光能均匀地照亮整幅画,它们效果如下:
▲IV类(右)相比V类(左)配光,聚焦段长,能更大范围地照亮画面。
问 题 3
边际出光的锐与柔。照明效果首先当然是照明设计的问题,位置和角度很重要,但灯光本身的锐和柔也很重要:
灯具边际锐和柔取决于配光,相同光束角的结果相差很远,可见光型很重要。
▲左右两个射灯光束角一样,且都是单轴下出光,但从软件模拟的效果来看,光斑有明显区别。仔细看配光曲线,可以发现50%光强的延伸轴线不一样,一个延伸较窄,一个比较宽。
一般照明之筒灯
筒灯大部分时间被当做一般照明工具来使用,几乎都是V类配光。
用于一般照明的筒灯需要高效,面板控光不能过于追求“匀面”效果。
筒灯内壁的反射是影响配光的因素。尤其在窄V类配光中,要求精确控光,而内壁反射容易破坏配光的精确度。因此,筒灯大都采用较宽的配光,各种配光配型都可能用到。
一般照明之吸顶灯
几乎全采用宽V类配光,由于无法有效遮光,灯具表面亮度需要控制,因此面板控光成为主要手段。
一般照明之天棚灯
天棚灯多用V、VI类配光。根据需要也可以有I、II类配光,但III、IV类较罕见。
VI类配光,出光呈方形,光向四面展开,很容易满足场地照明的需求,达到理想的结果。而V类则具有非常强的垂直光线,非常低的重影。
可通过组合配光达成整灯VI类乃至VIII类配光。
一般照明之投光灯
室内空间使用投光灯主要是解决基本照明。投光灯配光类型很多,其中II类、III类、IV类最常用。
一起来看看这几类配光的效果:
上图模拟的是一个会展中心使用不同类型配光的效果图,可以看到,IV类效果很好(重复一遍,IV类出光左右对称,前后强不对称),灯具向下照射,正常视角不会产生眩光,却能把整个空间较为均匀得照亮。
当然,某些场合下如艺术走廊非得做个光斑,如V类模拟图。但事实上,为了能把空间中间区域照亮,不造成过强的明暗对比,还是把灯抬了一点点仰角,现实中可能会有眩光的影响。
II类配光,是路灯最常用的一种配光,但很多时候出于对成本的考虑,利用他的模组做泛光照明的非常多,与上面两者同样的灯位,如果向两侧照,中间会非常得暗,所以只能仰角再仰角……
来看看IV类的俯视图:
所以,从上图的展厅效果模拟图来看,IV类综合表现最为优秀。室内空间三维比例变化多端,灯具外观要求统一,配光却要多样。为了满足大距高比空间,IV类最合适。
相关阅读